混凝土拖車泵液壓系統油溫過高會加速油液氧化、密封件老化及元件磨損,引發泄漏、效率下降甚至停機風險,尤其在高溫、高粉塵、頻繁啟停及重載工況下更為顯著,因此需結合其作業特點采取針對性維護策略。
維護時首先進行初步檢查與油質管理,停車后確認油箱油位不低于最低刻度,若油樣顏色變黑、渾濁或含金屬屑,需立即更換濾芯并清洗油箱,同時因混凝土作業環境粉塵大,建議每500小時強制換油一次并同步清洗油箱;重點檢查吸油濾芯是否堵塞、吸油管路是否漏氣或變形,定期緊固管路接頭以避免空氣吸入導致氣蝕升溫。
散熱系統方面需強化檢查,使用高壓空氣或軟毛刷清理散熱器表面混凝土粉塵、油污,修復變形翅片間距,確保風冷式散熱器風扇轉速正常、皮帶無松弛,水冷式需監測冷卻水pH值6.5-8.5、水壓0.1-0.3MPa及水管無堵塞,并在粉塵環境中加裝空氣濾清器或預濾裝置,夏季高溫作業時可增設外置冷卻風扇或水冷輔助裝置以提升散熱效率。
系統壓力與流量驗證需使用校驗壓力表檢測壓力,若超過設定值則調整溢流閥或檢查液壓缸、輸送泵是否因混凝土結塊導致卡滯,同時在泵出口安裝流量計對比標準值,流量不足可能由泵磨損、吸油管漏氣或濾芯堵塞引起。
深度排查需針對液壓泵與馬達拆解檢查配流盤、缸體、滑靴等部件磨損情況,運行時傾聽異常噪音(如氣蝕聲、撞擊聲),氣蝕多由吸油濾芯堵塞或吸油管漏氣導致,需及時更換濾芯并密封管路,針對高負荷工況可考慮升級泵體材質或采用耐磨涂層。
閥組需檢查溢流閥、減壓閥彈簧是否疲勞、閥芯是否卡滯,清洗后涂液壓油復裝并調整壓力至規定值,沿管路排查接頭、焊縫、軟管泄漏點,高壓軟管每1.5年強制更換,重點排查輸送泵附近管路因振動引發的疲勞裂紋,可采用熒光檢測劑輔助定位微小泄漏點。
溫控系統需校準溫度傳感器,對比傳感器讀數與紅外測溫槍實測值,誤差超過±2℃需更換,建議安裝雙溫度傳感器互備以提升監測可靠性,檢查溫控開關設定值(通常55℃啟動散熱),確保接觸器、繼電器動作可靠,可增設油溫超限報警裝置實現遠程監控與預警。
預防性維護需制定定期維護周期,每500-1000小時進行全面檢查,包括油質檢測、濾芯更換、管路緊固、散熱系統清潔等,建立設備檔案記錄油溫、壓力、換油周期等數據;設備安裝位置需通風良好,避免陽光直射,粉塵環境中加裝空氣濾清器或定期除塵,冬季啟動前需預熱油液至20℃以上。應急處理中若油溫超過80℃,需立即停機并開啟所有散熱裝置,待油溫降至≤60℃后排查,嚴禁高溫狀態下繼續作業,緊急情況下可補充同品牌液壓油,禁止混用不同粘度或品牌的油液。最后需加強安全培訓與操作規范,定期對維修人員進行系統原理、故障診斷及安全操作培訓,重點培訓高溫工況應急處理能力,維護時佩戴防護手套、護目鏡、防塵口罩,系統卸壓后方可拆解作業,粉塵環境中需配備防塵呼吸裝置,確保人員與設備安全。